过敏可以说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了,花粉过敏、海鲜过敏、药物过敏……这些相信每一个人都不陌生。导致过敏的东西叫“过敏原”。过敏的症状是相似的,每个人的过敏原却有所不同。过敏原如果是食物、药物倒还好避免,但如果是花粉、冷空气或者日光那可就郁闷了,一不小心就中招了……
那么,“过敏”这件看似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,为什么会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啊?
过敏是怎样发生的?
日常生活语境下,人们所说的“过敏”往往指的是I型超敏反应。
植物花粉,真菌孢子,动物皮屑或羽毛,昆虫毒液,一些食物比如海鲜、芒果等等,都是常见的过敏原。过敏原其实是一种抗原,在过敏原的首次刺激下,免疫系统分泌一种叫IgE的抗体,这个过程叫做“致敏”。有些人的免疫系统比别人更容易产生IgE,他们就是传说中的“过敏体质”人群。
“致敏”以后,如果人体不再接触过敏原,倒不会有事。一旦再次接触到相同的过敏原,免疫系统就收到了IgE发来的警报,迅速召集人马赶来。这批大部队中最主要的成员是“肥大细胞”和“嗜碱性粒细胞”,正是它们分泌的物质导致了过敏的各种症状:轻则起疹子、皮肤瘙痒、眼睛发红、打喷嚏、流鼻涕,重则喉头水肿、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。所以,对于过敏,可千万别掉以轻心,这个小恶魔可是有一百种方法来要你的命。
|
|
|
|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东北新闻网保持中立 |
东北新闻网
微信订阅号
东北新闻网
手机版
东北新闻网
法人微博
新闻客户端
Android版
新闻客户端
iPhone版